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汪汪康健】狗狗換飼料後怎麼拉肚子了?!循序漸進才健康喔!

【汪汪康健】狗狗換飼料後怎麼拉肚子了?!循序漸進才健康喔!
想說給狗狗換個飼料,但一換居然拉個沒完・゜・(PД`q。)・゜・
難道新飼料錯了嗎?!還是換飼料有什麼樣的「眉角」要注意呢? (☍﹏⁰)

狗狗換飼料後怎麼拉肚子了?!
別急!循序漸進才健康喔!

換飼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是太急著一次換新,很可能會讓狗狗拉肚子喔(つд⊂)

【轉換飼料的方法——7天飼料舊換新!】

  • 第1~2天

第1~2天 1/4新飼料 3/4舊飼料
第1~2天的時候,
新飼料只能偷偷加個四分之一,剩下的四分之三則維持舊飼料喔!
  • 第3~4天

第3~4天 1/2新飼料 1/2舊飼料
到了第3~4天,狗狗已經比較習慣新飼料了,
這時候新舊飼料的量就可以放各半囉!
  • 第5~6天

第5~6天 3/4新飼料 1/4舊飼料
到了第5~6天,繼續增加新飼料的比例,
將舊飼料的份量減少到四分之一,而新飼料的量可以增加到四分之三!
  • 第7天

第7天 全部新飼料
到了第七天,狗狗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習慣了新飼料,
這時候就可以把狗狗碗裡全部的飼料都換成新飼料囉!。:.゚ヽ(*´∀`)ノ゚.:。

【汪汪康健】狗狗換飼料後怎麼拉肚子了?!循序漸進才健康喔!

( ิ◕㉨◕ ิ)<想幫我們換飼料,
不要忘記這些循序漸進的小撇步喔!
不然我可能會拉肚子的……


資料來源:毛起來

【汪汪康健】狗狗肚子拉不停?5大原因要注意!

【汪汪康健】狗狗肚子拉不停?5大原因要注意!
狗狗烙賽烙袂停(拉肚子拉不停)!怎麼辦?!Σ(lliд゚ノ)ノ
狗狗是吃到髒東西嗎?或是生病了?腸胃敏感?還是壓力太大?Σ(゚Д゚;≡;゚д゚)
腸胃是敏感的器官,生理因素或是心理因素都有可能導致腹瀉。
狗狗若時常拉肚子,有可能是因為以下5大原因喔!

Practicing My "Sad Eyes" Look
圖片來源:Alan Levine

1. 飼料更換

不同飼料的成分比例不同,
腸胃敏感的狗狗(尤其是幼犬或小型犬)容易因為食物的變動而拉肚子,
建議更換飼料的時候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混合,
不但能減少狗狗的反彈,也能減少拉肚子的可能喔!
▼「這是什麼?跟以前吃的不一樣耶……真的能吃嗎?」(當狗狗遇到新飼料)
Shocked pug
圖片來源:Pugs

2. 食物中毒或過敏

雖有句俗語說「垃圾吃、垃圾肥(不乾不淨,吃了沒病)」,
但對於腸胃敏感的人或是狗狗都是不適用的!
食物品質不佳、來源受到汙染,或是不好消化、對成分過敏等等,
都容易是狗狗拉肚子的原因。
sad dog
圖片來源:robert terrell

3. 環境變化

環境變化包括了周圍環境氣候因素。
周圍環境一旦變化,就容易產生壓力。
適應新環境需要時間,若有搬家的情況,
建議可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讓狗狗習慣新環境,
而非在新居落成後直接把狗狗帶到新家,這樣給狗狗的刺激會太大。
氣候方面,雨天或是天氣忽冷忽熱都有可能造成狗狗腹瀉,
其中以腸胃敏感的狗狗較容易有此現象,並以家居的小型犬居多。
rain dog
圖片來源:Strut Your Mutt

4. 患上疾病

拉肚子拉不停有可能是因為以上因素,或是由於腸胃炎導致,
其他可能疾病因素包括:細菌或是病毒寄生蟲等等,
請立即帶去給獸醫師診斷治療。
The Cutest Thing You’ll See Today: 22 Kids And Their Big Dogs
圖片來源:explosion

5. 消化不良

有些狗狗天生消化功能較弱,腸胃吸收能力較差,因而導致腹瀉。
若長期有消化不良的問題,建議可諮詢獸醫師專業建議後,
使用益生菌消化酵素,幫助狗狗較順利地消化吸收食物,降低腹瀉可能。
誰都別想拆散我和我的小毯毯!
圖片來源:Kevin Bond

資料來源:毛起來

2015年12月16日 星期三

【汪喵洗香澎】狗狗貓貓多大才可以洗澡?又有什麼要注意呢?

【汪喵洗香澎】狗狗貓貓多大才可以洗澡?又有什麼要注意呢?
小幼幼的貓貓狗狗超萌超可愛ლ(・´ェ`・ლ)
但是這些軟萌軟萌的毛球動不動就把自己搞得髒兮兮(((゚Д゚;)))
揪竟~幼幼貓幼幼狗到底可不可以帶進浴室洗澎澎呢?
如果可以帶進浴室洗澎澎,又有什麼該注意的事情呢?(*´・д・)?

Sad puppy gets a bath.
圖片來源:Heather Hopkins

狗狗貓貓還是小朋友的時候,可以洗澡嗎?

ヽ(✿゚▽゚)ノ<可以!但最好是滿2個月
而且打完第一劑預防針的14天後再洗澡喔!

喵喵汪汪剛出生的時候抵抗力較低,洗澎澎會碰到水,可能會讓牠們著涼,
所以建議等喵汪出生滿2個月、再加上打完第一劑預防針的14天後,喵汪的抵抗力較強,
這時候再幫喵汪洗澎澎,比較不會讓喵汪著涼感冒喔(ง๑ •̀_•́)ง
~幼犬幼貓洗澡注意事項~
  1. 保持溫暖,洗完馬上吹乾(以免喵汪著涼感冒!)
  2. 幼犬貓最好自己洗(以免接觸到公共場所的疾病,還能培養感情!)
  3. 使用天然溫和的洗毛精
    (請選擇成份較天然,且對寵物無毒的洗毛精喔!)

Mango in the Bath
圖片來源:Ian Murphy

資料來源:毛起來

「狗兒的需求」金字塔圖表 現在的飼主可能都錯了...


▲還沒滿足我的基本需求,不要逼我學那麼多困難的指令啦!(示意圖/島輝家提供)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但選擇跟狗一起生活的人們,是否真正理解狗兒的需求?不少飼主剛開始養狗沒多久,就希望狗立刻學會坐下、握手等指令,甚至更高難度的才藝。「正向思維藝術」7日在臉書分享「狗兒的需求」金字塔圖表,指出應先滿足狗的基本需求,再進一步增加生活樂趣與心智刺激,才能進行難度更高的訓練。但大多人卻先從金字塔頂端開始,給狗太困難的要求以及過多、過早的訓練,造成狗無法負荷身心壓力而出現行為問題或疾病。

▲金字塔圖表揭示:現在飼主對的基本需求做得太少,其他要求太多。(圖/IDTE、正向思維藝術)
「狗兒的需求」金字塔圖表解釋:我們需要先滿足狗兒的基本需求,然後做一些能增加牠生活樂趣的事以及心智刺激,等到打好基礎後,有豐富的好奇心與良好的身心發展,再進行其他的活動或訓練時,狗兒自然可以做得很好。
但目前大部分的飼主先從追求金字塔頂端開始,給狗太多、太早的訓練或是太困難的要求,忽略狗的基本需求,導致狗狗的身心壓力超過負荷,也因此釀成行為問題甚至生病。

▲▼先給我吃好睡好,才有精神玩其他的嘛!(示意圖/島輝家提供)
「正向思維藝術」臉書創辦人Polo拔以推廣挪威知名訓犬師吐蕊阿嬤(Turid Rugaas)的理念為主,吐蕊阿嬤一直以來堅持「和善的方法是最有效的方法」,相關經歷已超過40年,並受邀到世界各地傳遞她的知識。她曾在講座中表示「找出狗兒真正喜歡的事,並讓狗兒有選擇權。 」而她研究並發起的安定訊號(Calming Signals) 知識更讓許多狗和家庭受惠,在台灣也有許多飼主學習。
Polo拔也表示,吐蕊阿嬤曾說早期的人因為與狗兒或其他動物生活緊密,所以花了很多時間觀察與瞭解牠們,也非常明白牠們的需求,反而我們現在必須去看書才會知道。「但選擇與狗兒生活在一起的我們,就必須盡可能的花時間與牠們相處,瞭解牠們與滿足牠們的需求。」
▼有飼主看了「狗兒的需求」金字塔後,聯想到不久前瘋傳的這張圖表:

「台灣人才養成 V.S 歐美人才養成」比較圖指出:台灣的教育在大學以前幾乎都是讀書考試,到了大學後,社會期待學生一次學會生活管理、環境探索、夢想找尋、生涯抉擇...等。(圖/取自全方位人才培訓營粉絲團)

資料來源:東森新聞雲

2015年12月14日 星期一

與狗狗來一場「正念的散步」 其實我們可以不用那麼忙

圖、文/Polo拔(許朝訓)
今天的散步課,很正念(Mindfulness)。
我們常常一邊對著狗兒講話,一邊想著等等回家要做什麼事,一邊自顧自的走,一邊又在看著狗兒怕牠亂咬東西;或著擔心狗兒看到陌生人狗出現會緊張害怕或吠叫,抱怨遠方的狗兒又沒上牽繩了,叫狗兒不要過去那邊,叫狗兒跟緊一點.....整個散步的過程不管是人或是狗都很忙碌。而且我們一直想著、講著沒有意義的話語時,就無法好好的享受這段散步的時光。
這很像現代人的生活,可能需要隨時on call,或是責任加班,一邊吃飯一邊回覆工作信件。其實,我們可以不用這麼地忙碌。
正念的「正」是「正在發生」、「當下」,正念指的是覺察當下的一切心念,所以在散步時,我們可以先用寬廣的視野環視一下週遭,看看等一下會行經的路線,然後掌握手中的牽繩長度,在內心先想好可能會遇到人狗可以怎麼做,譬如可以往右繞弧線前進(這是狗兒表現有禮貌、較少衝突的前進方式),或是躲進右邊的圍籬後面,然後把做法先放在頭腦的某處備用,就可以安靜地開始帶著狗兒緩慢的往前探索。
這時只要專注的看著狗兒,如果你也好奇狗兒正在探索的東西也可以仔細觀察一下,享受照在身上的陽光,感受空氣中花草樹木的氣味或空氣的溫度,然後適時的看一下遠處的環境變化,如果遇到人需要繞弧,就把剛剛想好的繞弧拿出來用,用完了再放回去。
這是人在練習正念時的做法,讓大腦練習一次只想一件事,所以大腦很安定、很專心,不會浪費太多能量在擔心,也不會有壓力。
仔細觀察狗兒在探索時的神情,是否也很「正念」呢?
如果有任何事情需要處理,等散完步再說吧,現在是我與狗兒的時間呢。
*作者Polo拔,本名許朝訓,現任「正向思維學習中心」的狗兒行為學習課程講師。目前專注推廣挪威訓練師-吐蕊魯格斯的理念,採用更自然的方式,讓狗兒與我們的生活可以更簡單且沒有壓力。原文標題為「正念的散步」,發表於正向思維藝術粉絲團及官方網站。


資料來源:東森新聞雲

不願散步?請體諒毛孩也有為難時!

毛小孩沒有「離家出走」的選項。即使是他天生不是當紳士的料,也被我們要求乖巧、有禮,就算很無聊也要安靜的待在家,即使這樣,他也極少抱怨,更多時候是盡力做到我們想要的。所以身為家長的我們,更應該用心聆聽與感受去了解毛孩的狀態,體諒毛孩也有難為的時候,這樣我們跟毛孩的相處才會真正快樂,才是真正為毛孩好,不是嗎?
主人應該用心聆聽與感受去了解毛孩的狀態,體諒毛孩也有難為的時候,這樣我們跟毛孩的相處才會真正快樂。(圖片提供/David Mertl)
主人應該用心聆聽與感受去了解毛孩的狀態,體諒毛孩也有難為的時候,這樣我們跟毛孩的相處才會真正快樂。(圖片提供/David Mertl)
以下文章分享自 Cheryl 跟她的毛孩子 PEKO 的故事(本文章經由原作者同意轉載,Cheryl目前為TTouch台灣培訓療癒師)
以前我總認為散步對狗狗是必須的,應該盡可能讓狗狗出去散步。後來終於想通了,也許現在還不是練習散步時候。以PEKO目前的狀況,要他每天出門可能太勉強他了。即使只是走出家門到附近晃晃,對他來說都是很大的心理負擔。其實他已經用他的方式告訴過我,他並不想出去散步,但因為我心裡一直想著「散步是好的,我們應該出去散步」,所以沒有把他傳達的訊息聽進去。
他並沒有使用很激烈的方式表達他的不滿或害怕,他只是在必須出門的時候會很遲疑。他不會很激動拉扯牽繩,他只會帶我往距離家門相反的方向走,或是帶我去沙發上坐著、去房間的床上躺著。就只是這樣,安安靜靜地表達他的不願意。
如果最後我還是決定要帶他出去,他會把雙手搭在我身上,讓我抱他出門。我發現在任何他覺得不安的時候,他都會把手搭在我身上,希望我抱他離開或是抱他度過他不想面對的情況。這是他表達妥協的方式。也是安安靜靜的。這種時候我特別感覺到他真的是一隻非常溫柔的狗。我突然覺得有點內疚。
與狗狗相處靠技巧?聆聽觀察才是關鍵
我想起之前在TTOUCH的訓練中,曾經有提到解決問題的重點並不是技巧本身。你的態度、觀察和聆聽才是影響整個結果的主要原因。這些訓練的目的是要讓我們學習去看見所有細節,用不同的感官去體會和理解對方的狀態,然後我們才能提供適合的方法改善對方緊迫或焦慮的狀態。
我以為這些事情我很了解,原來實際操作並不是這麼一回事。我還是一直在勉強我的狗。我並沒有發現這件事。原來我還是一直沒辦法放下成見和期待,沒辦法不先入為主。
也許當我們面對親人、朋友、工作夥伴,甚至是這個世界、這個社會的時候,也都有同樣的狀況。我們總是想要把自己認為好的事情加諸在對方身上。我們都會有這種自作聰明的時候。如果平時沒有用心去觀察這些微小的線索,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累積成一道巨大的牆,讓我們無法接近彼此,只能隔著牆壁對彼此喊話,無法理解對方。嚴重的時候,我們可能還會永遠失去彼此,失去所愛的人,失去和世界對話的可能。
這些道理並不是什麼很新奇的事情,只是當自己確實經驗到的時候,我心裡還是有點震撼,因為這件事情是一隻狗告訴我的。他讓我理解這件事情並不只是關於一隻狗、一個人。這件事情可能關係到我們生活的全部。很有趣不是嗎?
文章來源:Natural10自然食合夥創辦人Marco,本身也是熱愛寵物的志工講師

2015年12月10日 星期四

牠頸部可能累積過多壓力 訓犬師:幫狗準備枕頭吧!

作者/Sindhoor Pangal
(狗兒訓練師及行為學家,吐蕊魯格斯國際訓練師課程學員,目前在印度班加羅爾經營狗兒訓練學校。)原文出處:
pdte.eu

譯者/Polo拔、蔡昉恩
(轉載譯文請註明出處:
正向思維藝術
這星期我們的課程有個特別的訪客——來自英國Galen治療中心的茱莉亞‧羅伯森(Julia Robertson)。這個中心致力於研究狗兒的肌肉相關議題。聽了茱莉亞談論有關鑑定狗兒的肌肉問題,還提供最終轉化成行為調整的解決方案,都讓我大開眼界。
對於狗兒行為調整的第一個原則,就是找出任何潛在的疼痛。令人驚訝的是,許多狗兒都默默地受苦。我們的生活方式,給狗兒身體許多非自然的壓力,讓牠們長期承受傷害或是慢性疼痛。不過,狗兒們似乎對於疼痛沒有什麼反應,不常表現出自己正承受著疼痛的感覺因此只有「受過訓練的眼睛」才能看得出來。

▲狗狗的頸部可能長期累積許多壓力與疼痛,簡單的起頭是,提供一個柔軟的枕頭給狗兒。(圖/Reddit)
有許多原因造成狗兒的肌肉持續性地疼痛,例如:過度運動、不適合的運動、使用不適當的配件或潛在的骨骼問題,都可能是原因之一。丟球、過度奔跑、太常變化運動習慣(運動時間長短與強度等),都可歸類於「過度與不適合的活動」這兩個類別。此外項圈、緊縮項圈(choke collars , 如:P字鍊/八字項圈)、防暴衝嘴套拉繩(如gentle leader、head collar)、頭部韁繩(head halters)等,都是可造成高度傷害的配件。任何拉扯牽繩、強迫狗兒頭抬高著行走的牽繩散步技巧都屬於不適當的技巧,而且會引發問題。
有時狗兒天生的髖部發育不全,或膝關節移位等基因遺傳問題,也會造成長期的肌肉疼痛。我們的生活習慣,也經常給予狗兒肌肉過度的壓力,例如:太常讓狗兒跳進跳出車子、上下樓梯、跳上及跳下各種家具等。
狗兒的骨盆區域是主要前進的力量來源,任何髖部、後肢及背部的傷害都可能對骨盆區域造成影響。狗兒可能因此利用前肢帶動做出補償,而造成頸部的壓力。同時,狗兒肩膀的傷害也會直接影響到頸部。頸部成為了最容易受到傷害的區域,所以大多數身上其他地方擁有任何一種壓力的狗兒,也連帶讓頸部承受過多的壓力。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牠呢?簡單的起頭是,提供一個柔軟的枕頭給狗兒。有些狗會發現,稍微用枕頭撐高一點頸部,以及用正確的角度躺在上面會有多麼地舒服。

▲有些狗會發現,稍微用枕頭撐高一點頸部,以及用正確的角度躺在上面會有多麼地舒服。(圖/dogsaholic.com)
接下來,仔細地檢查自己的生活習慣,你會跟狗兒玩丟球嗎?你會影響狗兒,讓牠們用不自然的步伐散步嗎?你的狗兒有最適合的散步配件嗎?如果你將錢投資在又好又昂貴的人體工學椅上,何不也花錢投資在狗兒身上,買個枕頭及符合「狗體工學」的胸背帶呢?
一個枕頭,一部分是個好的狗體工學投資。從行為學的觀點來看,也是個能讓牠感到安穩的東西。具有功能性的所有物,能夠給狗極大的安全感。
挪威吐蕊阿嬤也提到,她曾經送給一間收容所的狗許多禮物,其中一個就是枕頭。一年之後有隻狗兒被領養,也帶著一個最值得一起帶去新家的物品,那就是牠的枕頭。經由這件事的啟發,我們今年也正計劃著送「聖誕枕頭」給我們當地收容所的狗兒們。給你的狗幾個不同軟硬度的枕頭作為禮物,並且看看牠們有多麼喜歡,以及如何使用。牠們一定會喜愛新的屬於自己的東西。除此之外,牠們的脖子也會感謝你喔!

▲吐蕊阿嬤2015年12月在美國的訓練師課程,也為當地收容所狗兒準備了聖誕禮物,裡面也包括了睡床及枕頭。(圖片來源/Turid Rugaas Facebook page)
(2016年4月,Julia Robertson將會來台灣為台灣Turid IDTE學生上課,並且舉辦一日講座。)


資料來源:
正向思維藝術

狗狗在家好憂鬱?再養一隻作伴?

聽到狗狗可能會憂鬱,我相信多數主人會脫口而出「我才比較憂鬱吧?」這句話。其實沒錯,在這個窮忙時代,現代人不僅工時長、睡眠不足,更有人際關係要維護,壓力真的很大!但是如果飼主因忙碌,而疏於陪伴狗狗,或其消耗過剩的體力,那狗狗很有可能因此發慌、憂鬱喔!
狗狗的生活重心完全只放在主人一個人身上,若主人鮮少陪伴,容易導致其有憂鬱傾向。(圖片/寵物張老師志工講師Marco提供)
狗狗的生活重心完全只放在主人一個人身上,若主人鮮少陪伴,容易導致其有憂鬱傾向。(圖片/寵物張老師志工講師Marco提供)
生活重心在主人!缺乏互動易憂鬱
如果我們試著將自己每天的生活記錄下來,大部份人的生活會是像以下這樣。
「起床→餵狗→出門→搭乘交通工具→進公司打卡→工作→吃飯→繼續工作→跟死黨吃飯抱怨老闆→回家→餵狗→邊看電視邊跟狗狗玩→上網→睡覺。」
若是改將狗狗的每天生活記錄下來呢?大概會是像以下這樣吧?!
「起床→吃飯→看著主人出門→睡覺→發呆→再睡覺→再發呆→等主人回家→發呆→等主人回家→迎接主人→吃飯→跟主人玩→等主人再跟我玩→睡覺」
對照下來,狗狗的生活單調許多,而且生活重心完全只放在主人一個人身上,試著換位思考一下,若是這樣長時間不對等的關係置換在人際互動上面。例如,你與情人之間、你與父母之間、你與朋友之間,現在你是不是也能想像到狗狗的生活壓力呢?
避免狗狗憂鬱再找一隻作伴?恐有爭寵疑慮
這時候就有不少人會問,如果我多養一隻狗狗與牠作伴會不會好一點?答案是不完全會!因為多了一隻狗就出現了競爭,就可能會有爭寵、打架、佔地盤的問題發生,延伸的可能有任性、吠叫、亂尿尿、破壞等問題。嚴重還可能因為狗狗的心理壓力過大,導致免疫系統下降,到時候壓力大的不只是狗狗,連主人都要陷入憂慮了!
曾經就有一個來上課的飼主,因為不忍狗狗孤單,就養了第二隻狗狗來作伴。結果因為主人錯誤處理兩隻狗的爭寵問題,導致地位弱勢的狗狗長期處於被欺負的精神虐待之下嚴重到自體免疫力下降,讓毛囊蟲趁機出來作祟,看遍了醫生也久久不見好轉。後來主人向寵物張老師求助,運用了正確的方法解決狗狗間的爭寵問題,重新建立狗狗信心,讓他不再精神焦慮,最後有毛囊蟲問題的狗狗,居然就自然好了!
莫輕忽!壓力恐危害狗狗身心健康
總結下來,不要忽視狗狗的壓力,當狗狗出現吠叫、破壞、亂大小便、食慾不振、免疫力下降等問題時,代表狗狗可能過於焦慮或緊張。此時主人必須小心處理,絕不能再用處罰的方式,因為處罰會使出現的行為問題更加嚴重,甚至導致狗狗自殘、攻擊性高,或出現內分泌失調等症狀。
狗狗愛爭寵?切勿干預彼此排名
倘若狗狗的壓力源自於彼此間的爭寵,主人千萬不要干預狗狗間的排名,你的干預只會使問題更嚴重。至於到底要怎樣處理,寵物張老師必須利用一整天的課程來告訴你來龍去脈。我常常對把拔馬麻說,寵物張老師目的不是要教出聽話的狗狗,而是教你如何和你的狗狗,快樂的相處生活!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2015年12月9日 星期三

11句狗飼主永遠不該說的話(二)

前幾個禮拜我看了Vicki老師翻譯的文章,裡面點出了現代的人與人、人與狗、狗與狗的問題,尤其是在台灣這樣的環境中更是常見,而其中11句話所探討的11現象,更是讓我心有戚戚焉。因此,我將舉出幾個我認為很棒的部分跟各位分享!
「讓牠們自己解決。」這是在面對狗狗社交情境時最糟的一句話。
「讓牠們自己解決。」這是在面對狗狗社交情境時最糟的一句話。(圖片/寵物張老師志工講師Marco提供)
「讓牠們自己解決。」
這是在面對狗狗社交情境時最糟的一句話(或最糟的處理方式),尤其在狗狗公園。人們存在一種過度依賴的觀念,認為狗與狗相處時有內建的同群社交知識,所以人類不需要,或者不應該介入管理牠們的社交互動。但是許多訓犬專家及行為專家指出,在狗狗公園見面的一群陌生狗狗並不是所謂的「同群」。
此外,個別狗狗可能不知道如何發出或接收彼此的訊號才能平息可能昇高的緊張情勢,所以在社交緊張氣氛逐漸昇高時,站著不動的飼主只會促成打架或心理創傷的情形。
有些狗狗會霸凌,有些狗狗會害怕,有些狗狗不太看得懂別隻狗請牠適可而止的訊號或者單純不予理會,有些狗狗的遊戲或狩獵本能過度活躍,有些狗狗會保護資源,把不同個性的狗狗放在一塊兒,讓牠們自己「解決」,如同把老師請出國小學生的教室,讓孩子自己解決一樣,情況可能大亂,而且肯定會有受傷情事。
若讓狗狗自己解決,這教會你的狗兩個教訓,第一:「我無法仰賴我的飼主保護我或為我挺身而出。」第二可能是以下兩者之一:「打架很有用!(所以我以後會常常這麼做)」或「我討厭別的狗,牠們很可怕。」
這些教訓與我們進行狗狗社會化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馳。先不談重大打架事件的可能性,當緊張情勢昇高且飼主不去介入,狗狗對於飼主的信任及自信即會瓦解崩壞,未來可能導致其他行為問題。負責的飼主不會讓狗狗「自己解決」,相反地,他會協助狗狗獲得良性社交互動,管理遊戲情況,確保大家都冷靜安定,不會讓情況失控,如果情勢真的加溫,他就會介入。
「牠只是想玩。」
可能是如此,如果你的狗對另一隻狗做出邀玩動作,用玩具誘引另一隻狗來追著玩,但是也可能比此複雜許多。常說這句話的飼主通常自家狗狗過度活潑,霸凌別隻狗或者一直挑戰合宜社交行為的極限。
說這話的人也常不太懂犬類肢體語言和社交訊號,他無法了解別隻狗狗何時已受不了他家狗狗無禮行徑,或者同樣問題很大的是,他看不懂自家狗狗不是在玩。
這隻「想玩」的狗或許已經對地位關係表現緊張,表現出過度順服的姿勢,不斷舔另一隻狗的臉且倒在地上做出順服姿勢;或許這隻「想玩」的狗表現出霸凌行為,當牠的「玩伴」表現出挫折或恐懼表徵,牠就輕咬對方、對牠吠叫或站在對方身上。
說「狗狗只是想玩」極常被當成不良行為或潛在危險社交行為的藉口,如果飼主總是把自家狗狗惱人、惡劣或怪異的行為說成牠是在玩,那麼他應該要多研究一下犬類肢體語言,找出實際情況是如何。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11句狗飼主永遠不該說的話(一)

前幾個禮拜我看了Vicki老師翻譯的文章,裡面點出了現代的人與人、人與狗、狗與狗的問題,尤其是在台灣這樣的環境,文章很長,因為11句話,11個探討的現象,我會舉出幾個我認為很棒的部分跟各位分享!
文章的引言講到如果想改善自家狗狗的行為或與其他相處狗狗的行為,最積極有效的政策是訓練主人自己,因為你對於狗狗的行為有極大的影響,即使你並未意識到本身對自家狗狗的影響力。但還是有很多的飼主對於犬隻行為、社交訊號、肢體語言或單純是面對其他人犬時的基本禮儀都缺乏完善認識,不過,沒關係!
以下11句飼主常說出口的話應該會讓你警覺到實際問題所在,你可以經由問題的探討,開始思考自己看待家中狗狗和路經狗狗的思考流程,訓練自己就會容易些。一旦你體認到自己如何看待牠們,你就能輕易影響這些想法,而且一旦你這麼做,接著就是更佳的互動關係。
「沒有關係,我的狗很友善。」
會這麼說的飼主,他的狗通常正在接近(或衝向)其他人或其他狗。由於對方飼主或狗看來緊張,他或許正試圖讓對方安心,以免對方以為自己狗狗心懷惡意而滋生恐懼;然而更糟的是,口出此言的飼主可能對於逼近別人的自家狗狗絲毫沒有控制力,只是期望這次平安。如果你需要這麼說,你可能只是幫自家狗狗的不良行為,甚或可能危險的行為找藉口。這種反應也常見於飼主的狗接近別家人犬,但對方其實要求保持距離。
坦白說,無論你家狗友善與否,如果有人請你保持距離,他一定有好的理由,他們的狗可能會害怕、出現激動反應、受了傷、訓練中或只是不想搭理你的狗。你的狗很友善不代表牠自動即獲得了接近任何狗或人的許可,牠不太可能開咬或打架的特質也不能作為沒有禮貌的藉口,如果你發現自己向對方保證自己的狗很友善,那麼這便是個檢視整體狀況的好機會,請看看自己的狗是否過度友善?
狗狗牽繩不是鎖鍊 而是道德和責任
當我看到作者寫出第一句話的時候,簡直是點頭如搗蒜呀!舉我自身的例子,對於膽小狗狗的散步訓練,剛開始的原則我會避開人狗出現頻繁的時間,對於路線上的選擇也會刻意調整。
但是再怎麼樣控制,都很難避免那些「沒繫牽繩的狗狗們」很興奮的狂奔過來甚至是跑過來吠叫,遠處後頭傳來的就是主人告訴我:「沒有關係,我的狗很友善。」的聲音,然後就會聽到主人一直叫著他們的狗回來,但是常常他們的狗是完全不予理會,依然很興奮的要進行沒有人(包含狗)允許的社交行為,然後主人就會越來越生氣的叫著(因為狗不理),甚至是衝過來嚴厲的糾正他的狗。
反觀我的狗呢?因為突如其來的狀況,除了躲到我後面外,還會害怕的吠叫,甚至會因為過度驚嚇而攻擊,對於本來持續在做的減敏訓練大打折扣,另外讓狗狗產生不好的連結,學習到「當有狗衝過來=只能先發制人(咬)」這樣才能避免當下壓力過大,但結論是萬一狗受了傷,不論你或我的狗,這是誰都不想見到的情況。
但是為甚麼要讓這種事情發生呢?
行為訓練師戴更基醫師說:「牽繩不是鎖鍊,那是道德和責任,那是對狗狗安全保護的承諾,也是對其他人或是動物的尊重。」寵物張老師也呼籲,牽繩不會是束縛,牽繩是愛與保護;寵物趴趴走,牽繩不離手。
學會運用牽繩散步也可以很開心、很自在,運用牽繩也可以好好運動,當然如果你一定要放開你的狗,不是不可以,確認好這個空間只有你和你的狗,完全不可能有別的狗出現,你再這麼做。如果無法確認,那麼還是繫好你的牽繩保護自己也尊重別人。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

狗狗有口臭?如何讓牠們愛上刷牙

大家是否有此經驗,每當想親親家裡的愛犬,只要聞到牠嘴巴的味道,就讓你想要一把把他推得老遠呢?其實狗狗除了每天都要吃東西,有時候還會舔舔地板、到處聞一聞,找找好吃的食物來打牙祭,嘴巴自然容易產生異味,而牙結石更是非常稀鬆平常的事情。一般人對付狗狗的牙結石,大多給予啃咬牛皮骨,但其實還有另一個很棒的選擇是幫狗刷牙。
刷牙的好處是什麼?
其實跟人類一樣,每天刷牙不只可以去除惱人的牙結石,維護牙齒健康,牙膏的香味更可以消除狗狗口中的異味呢!
刷牙的步驟其實很簡單,只要簡單3步驟,就能輕鬆搞定!
【步驟1/準備刷牙用具】
需要準備的東西如下:
任意一個碗:內部裝水,清潔用的
狗用牙膏:因為狗狗刷牙的步驟跟人有一些不同,所以一定要選擇狗用的哦!
專用指套或者一般牙刷:如果有專用指套更好,一來透過手指觸感可以知道有無真正牙齒;二來如果狗狗咬到了指套,因為是橡膠做的,不會傷害牠們的牙齒,主人的手指頭也可以免於傷痕累累的命運。
【步驟2/開始刷牙】
先將指套套在手上,擠上牙膏,沾上一點水碗的水。接著把狗狗嘴皮稍稍掀開,手指頭伸進去嘴巴後方之後,如果手指已經感覺到刷毛部分碰到牙齒,就可以開始幫狗狗刷牙囉!不過因為此時狗兒會感覺到有異物進到嘴巴(而且並不是食物!) 可能會有咬合的動作,主人可以輕輕握住狗狗的吻部,這樣指套才不會被狗狗的舌頭推出來喔!
【步驟3/前排的小牙齒也不要漏掉了!】
刷完後排牙齒之後,記得指套拿出來,先在水碗裡面稍微過水一下,接著在擠上一些牙膏,刷刷犬齒以及前面上下排的小牙齒。狗專用的牙膏都是可以直接食用的,因此不需要特別漱口喔。
我的狗狗完全不給碰嘴巴,怎麼辦?
並不是每隻狗都喜歡刷牙,所以這件事情也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唷。一開始可以先用牙刷稍微碰觸狗狗的嘴巴,讓牠習慣看到牙刷或者指套。過一陣子之後,再沾上一點狗狗專用牙膏讓牠聞聞,建立起牠對牙膏的熟悉感。之後可以先用指套或牙刷輕輕幫他們刷一下,並同時配合小點心獎勵,直到他們習慣。習慣建立起來之後,刷牙就不是大難事囉!
多久刷一次牙?
一般而言,最正確的方式是吃完飯就要刷牙,可以的話盡量每天一次。如果狗狗真的配合度很低無法刷牙,那麼也記得要定期帶去獸醫師那裏洗牙以保持牙齒健康哦!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狗狗看獸醫難搞定?4口令乖乖不動

「動物醫院」在狗狗的世界裡,通常被視為最令牠們恐懼的地方。除了到醫院門口便定在原地不動如山,任憑主人怎麼拉都拉不動之外,有些狗兒甚至緊張到上了診療台之後便四肢僵硬,無法放鬆。而要讓獸醫好好檢查牠們的耳朵、嘴巴或者身體時,更是抵死不從,在彼此語言不通的狀況下,最後總要出動好幾個人採用「十字固定」方式才能搞定牠們,讓狗狗、獸醫及主人最後全都筋疲力盡。
在這裡跟各位說個小秘訣,其實主人平時可以跟家裡的狗狗練習幾個指令,讓牠們對指令非常熟悉並能快速反應。這些指令乍看之下似乎沒什麼特別,不過在就診時可是能夠幫上大忙的呢!而以下的指令皆為英文,英文因為音節較短,對於狗狗在學習上也比較容易上手。
※ 請注意,如果家裡的狗狗對於看醫生這件事情有著超乎想像的恐懼及焦躁,請別太過勉強牠們一定要服從指令,以免造成反效果喔!
口令一——「On the bed」
當主人說出「On the bed」時,代表狗狗須立刻回到墊子上。「bed」的材質不限,只要能讓狗狗認定即可,如能具有防滑效果更好。要帶狗看診時,可把牠平常在用的睡墊帶著;等候看診時,將墊子鋪在地上並說出「on the bed」的指令,讓牠回到墊子並趴下,這麼一來,趴在熟悉的墊子上可稍微減輕牠們等待時的焦慮感。另外,狗狗的情緒較為不安時,光滑的地板會讓牠們更為緊張,帶個墊子鋪上,能讓牠們感覺地板不那麼滑了,心情也較為放鬆。
口令二——「Sit, down, up」
這三個指令是較為基本且簡單的。狗狗上了診療台之後,常常會出現全身僵硬的狀況而需要出動三四個人抓住手腳,可是其實這樣反而使牠們更緊張。此時用指令讓牠們能夠自己起身(up) 或者趴下(down),是最為省力的。而讓牠們坐下,也就是Sit的指令,可用於接受脖子或者胸腹檢查時。如此一來獸醫能夠更容易接觸到狗狗的身體,而不需要靠著蠻力硬讓牠們翻身,反倒令牠們更感到害怕。
口令三——「Shake」
平時在家可訓練狗狗「Shake」,也就是握手。有時候獸醫需檢查狗狗的手及指甲縫隙,若能訓練狗狗握手,讓牠們「心甘情願」地交出雙手,也能夠省下許多麻煩。
口令四——「Stay」
「Stay」表示讓狗狗停住不動或者是待在原地。平時可用於放飯前,讓牠在飯碗前面等著、或者等著出門時讓牠先候在門口。狗狗在醫院接受檢查時,焦慮的情緒容易使牠不安扭動或太過激動,這個指令可幫助牠們稍微「冷靜」一下。在家訓練Stay時,若要解除此指令,可用「ok」代表。如果狗狗stay做的非常好,一動也不動,那麼ok說出口時記得要配上小零食作為獎勵
※小技巧:stay這指令較偏向命令式,講stay時音調若為向下且較為堅定,可讓狗狗更能夠清楚明瞭
以上的幾個小指令其實都是非常容易學習的,平時在家跟狗狗相處時,便可活用這些指令,讓牠們更能熟悉。而在初期練習時,如果狗狗成功做出指令,別忘了一定要給予獎賞或者口頭上的鼓勵唷!
只要在家訓練好狗狗對於指令的服從度,便能讓看醫生這件事情變得事半功倍。有這種困擾的飼主,就從現在開始訓練自己的毛小孩聽指令吧!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2015年12月1日 星期二

蟲蟲鑽心!心絲蟲症是毛小孩頭號殺手

不少飼主認為「愛犬愛貓只要足不出戶,就不會感染心絲蟲」,錯了!關鍵在於大家都忽略心絲蟲是透過蚊子傳染,犬心絲蟲症在氣候溫濕的台灣具高流行率,任何品種年齡的犬隻無論戶內戶外、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犬心絲蟲。尤其感染心絲蟲已經成為狗貓頭號致命殺手!
全台三分之一家庭養寵物,竟有多數飼主不知心絲蟲致死風險!
全台三分之一家庭養寵物,竟有多數飼主不知心絲蟲致死風險!
獸醫師盧大立表示,先前有一隻博美狗因為出現呼吸急促的症狀,經醫師檢查才發現心臟已經佈滿心絲蟲,飼主表示兩週前愛犬仍活蹦亂跳,無法想像有那麼嚴重的病情。而且,經過醫師建議,也對家中另一隻健康無異狀的狗進行篩檢,竟發現心臟中也有非常多的心絲蟲。嚴重可能釀成「萬蟲鑽心」的恐怖情況。
心絲蟲成長快速 6個月即演變為15至18公分的成蟲
根據獸醫內科醫學會最新寵物心絲蟲症盛行率研究調查顯示,台灣每4.5隻未進行預防的寵物犬就有1隻感染心絲蟲。心絲蟲的感染是透過蚊子叮咬作為媒介,而台灣一年四季都有蚊子肆虐,且台灣常見的蚊子都能帶原,成為心絲蟲最佳的成長溫床。
值得注意的是,當心絲蟲進入狗貓體內,幼蟲成長將非常迅速,6個月即演變為15至18公分的成蟲,並經由血液循環到達肺臟,數目太多時會跑到心臟,嚴重會導致休克、死亡,因此有「毛小孩殺手」之稱,推估約有25萬的毛小孩正遭受心絲蟲威脅。
全台心絲蟲盛行率地圖,公布台灣特地心絲蟲盛行率數字。
全台心絲蟲盛行率地圖,公布台灣特地心絲蟲盛行率數字。

心絲蟲症盛行率調查:約每4.5隻就有1隻被心絲蟲纏身
國內最大規模的2015年寵物狗貓心絲蟲症盛行率調查研究,全台共有103家醫院參加,共檢測超過兩千隻狗。研究結果發現,全台未進行預防的寵物狗,約每4.5隻就有1隻被心絲蟲纏身,而台灣各地的感染率也略有差異,台北市的感染率為11.3%、新北市13.6%、台中25%、台南24.9%、高雄32.9%。另外,更發現東部地區感染率將近5成。
寵物感染心絲蟲後可依照疾病表現症狀做分級,初期大多沒有症狀或輕微咳嗽;中期則會出現疲倦感、運動耐力變差等;而到疾病後期更會發展為心臟衰竭、呼吸困難、嚴重咳嗽等,最後更會導致休克、死亡。可怕的是,罹病初期大多是沒有症狀,當疾病發展至中晚期,才會有較明顯的咳嗽、呼吸困難。
獸醫師盧大立進一步說明,若已是末期,心絲蟲已經多到塞滿心臟,並無法直接投藥殺死入侵心臟的成蟲,需要先透過昂貴與高風險的心臟手術將心絲蟲夾出,即使手術成功之後仍要繼續冒著高風險投藥殺蟲。
定期為毛小孩篩檢與預防 有效控制感染
目前臨床有許多心絲蟲的治療藥物及方法,但每隻寵物的反應及病況皆不同,療程相當複雜,後續治療費更可能高達上萬元,除了費用可觀,飼主們更要承擔毛小孩的醫療風險。因此,定期為毛小孩篩檢與預防,才能有效控制感染情形。
根據美國心絲蟲協會建議對抗心絲蟲的黃金準則為:首重每年定期篩檢、其次每月規律服預防藥,最後如發現感染則進行治療。目前臨床上針對心絲蟲檢測也有四合一的篩檢工具,只要短短8分鐘,除了檢測心絲蟲以外,更能看到其他5種感染性疾病的狀況,準確度高達99.2%,飼主應至少每年一次定期篩檢,才能早期發現,對症治療。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你真的懂你家毛小孩嗎?告訴你各種動物最愛被摸的部位

對家裡有養寵物的人來說,整天抱抱摸摸牠們就是我們每天最大的樂趣。但你夠了解你家毛寶貝嗎?所有的毛寶都是不一樣的,就連喜歡摸摸的方式也不同。超有才的部落客、插畫家Adam Ellis就繪製了幾張「教你怎麼摸家中寵物」的圖表,別再以為所有的小動物都跟狗狗一樣喜歡搔肚肚啦!但話說,後面幾張圖表怎麼越來越怪...

貓咪
頭:ok的
身體:盡管摸吧!
屁股:oh yes,最喜歡被摸屁屁!
尾巴:呃...也行啦。
肚肚:想死嗎?
腳:不.要。

:被主人肯定的象徵
身體:喜歡摸摸
屁股:呃...ok?
尾巴:別碰我尾巴!
肚肚:呵呵好癢,偶洗翻
腳:呃...

兔子
頭:好哇!
耳朵:好哇!
身體:好哇!
尾巴:不要
肚肚:不要
前腳:好哇!(兔子的前腳代表好運)

「少煩我。」

毛絲鼠
全身你都盡管摸吧!我愛摸摸!

刺蝟
:輕輕地
:輕輕地
肚子:別碰我的弱點!!!

迷你豬
頭:咿咿!!
身體:咿咿!
屁股:咿咿
尾巴:咿咿
肚肚:咿咿 : (
腳:咿?

妞編輯:所以是...?

「你不知道蛇是來自地獄的惡魔嗎?」不怕死的話,儘管摸吧。


狗的鬼魂(?)
你~碰~不~到~我!

「先寫好你的遺願再說吧。」

蟲蟲
「人類很噁心,別碰我。」

頭:ok的
頸:請摸請摸
鬃毛:好哇!記得順便幫我梳梳
身體:讓我考慮考慮
屁股:踹你喔
尾巴:別!
腳:不.要。

獨角獸
角:摸到能許願
頭:摸到能預知你的未來
頸:摸到能治療傷口
鬃毛: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撥獨角獸的鬃毛
身體:能解除魔咒
屁股:傳說中獨角獸放的屁有迷情作用
尾巴:禁忌部位
前腳:別!
後腳:摸到可以達成願望

狼獾(Wolverines)
頭:別碰這,塊陶啊!!
身體:別!
尾巴:你被咬定了。

金鋼狼(The Wolverine)
頭:你試試看爪:唰!
上半身:滾!
下半身:看情況
手:歡迎欣賞我的肌肉
腳:別!


資料來源:東森新聞雲